均是依托于其自身遍布全国的宽带网络资源,通过应用广泛的远程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平台,运营商分期收回建设费用,逐渐倾向于在家里装上一个摄像头,摄像头逐渐遍布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近几年公众可以明显感知到,以租赁方式交给用户使用,家中有儿童、老人的人们,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安全感。以集中式分区化运营方式将分散、独立的采集点图像信息进行联网处理,
并提供后续维护和运营。运营商部署的运营级视频监控业务,安防行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安全需求而崛起的行业。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及分级存储。
视频监控从发展历程上看,可以分为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高清监控和智能监控4个阶段。2006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通过“全球眼”“宽视界”等网络监控平台切入安防行业。最初的动机是挖掘除电信网络业务之外新业务增长点。据了解,当时视频监控业务可以帮助运营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宽带用户ARPU值低迷的局面,并可以有效带动VPN、专线租用业务和ADSL/LAN接入业务,拉动运营业务的整体增长。
项目建成后,实质上,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成为防盗或者外出务工子女与家中父母联系的重要手段。各种看家摄像头也逐渐普及,满足客户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和信息传递的需求。运营商是提供了一种租赁建设模式,社会治安变得越来越好,以便远程实时关注家中情况。
随着国家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提升,5G、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推进,“智慧安防”得以在更多场景推行。“智慧安防”指在传统安防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海量的安防信息并进行智能分析,建立一个多元化和智能化信息采集、视频智慧应用、大
在政府大型安防项目的推动下,安防头部企业纷纷调整战略。2013年,产业链中游的安防硬件提供商飞速发展,积极从产品设备厂商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在行业细分区域下沉,业务覆盖公安、交通、金融、楼宇、司法、文教卫、能源等行业,迅速在安防市场获取大量份额,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达等安防企业。相反,运营商出于种种原因,在安防领域风头稍减,更侧重于网络传输领域。
随着“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大型政府安防项目的推出,各省市积极推进安防设施建设。运营商以稳定可靠的服务质量、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及可扩展的网络资源、平台规模等优势,承包了许多政府安防大单,逐步成为政府类安防项目的主体。其中,运营商的承包模式除了为安防行业带来了视频监控应用及成熟的运营,还倒逼各大安防厂商设备产品接口标准一致,促进安防行业的规范化。
从竞争方面来说,运营商与安防企业并不构成“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关系,毕竟运营商并不提供产品,只提供平台应用及后续运维,因而需要与行业巨头进行芯片、产品甚至系统集成方面的合作。故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合作与利润分配的关系。但随着安防巨头逐步向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转型,提供从前端到后端的整套产品,兼具设备厂商、集成商与工程商的能力,直接压缩了运营商的利润空间。未来运营商角色如果不能有所改变,那么市场境况或不乐观。
当前安防产品大致可以分为视频监控、门禁和防盗报警三大类。市场调研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安防设备市场规模达1360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类产品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达700亿元,防盗报警类产品达189亿元,出入口控制类产品达269亿元,楼宇对讲/智能家居类产品达220亿元。因此,可以说视频监控领域是安防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文将以视频监控产品为重点,阐述运营商智慧安防业务的发展趋势。